北安橋始建于1973年,2005年,改造后的北安橋是古典與時尚的完美結合體,以其特有的風格,成為海河上的又一亮點。去過巴黎的游客可以看出,這個橋很像塞納河上的亞歷山大橋。
中山路初名大經路,修建于1902年。在20世紀最初的二十年,清王朝推行新政,以及爾后民主革命的爆發,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,都發生在這二十年間。近代文明傳播,新舊勢力的較量,革命思潮的興起,不斷交叉和交替地進行著。在這場大變動中,天津以其特殊的地位首當其沖,而中山路則成為這場大變動觸手可及的歷史見證。
這里幾乎囊括了意大利各個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筑,是亞洲僅存的一片原汁原味的地中海建筑群,保留著原汁原味的意式風情和異國情調。現有風貌建筑133棟,比較著名的建筑有原意大利領事館、兵營、回力球場、還有中國近代史上有著巨大影響力的偉大愛國者梁啟超紀念館,包括梁啟超故居和飲冰室兩部分組成。
該橋采用獨特的“飛魚”形狀,遠遠望去,就象一條大魚從河中飛躍而上。總投資1.3億。進步橋是一座自錨式桁吊組合鋼結構橋,橋體按照“見光不見燈”的原則設計,流線造型,遠遠望去,既像是一條躍出水面的飛魚,又像是一列飛馳而過的列車,形態優美,栩栩如生。
在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,上書“津門故里”和“沽上藝苑”,長687米,寬5米,系商業步行街。這里在古代是祭祀海神和船工聚會娛樂之場所。現已修復的古文化街包括天后宮及宮南、宮北大街。天后宮俗稱“娘娘宮”。是世界三大媽祖廟之一。媽祖廟大多分布于福建、廣東沿海,臺灣、港澳一代,天津是北方唯一一處,天津在元代時海運的興盛。天后宮...
始建于1902年,近百年來,站內月臺、罩棚、天橋等設施未大變動,風貌基本依舊。具有這樣歷史特點的火車站當前已不多見,因而被多部影視作品選為外景拍攝地。
位于三岔河口,是天津城的發祥地,孕育了天津獨特的文脈和商脈。
總建筑面積2.1萬平方米。以“工業文化”為主題,以三條石博物館館藏為基礎,打破傳統博物館觀念束縛,時間跨越從中國近代工業文明到未來工業科技展望,使參觀者在全新的模式中品鑒工業文化,學習歷史知識。
直隸總督衙門是中山路的起點,原為海防公所。辛亥革命后,用為河北省政府與天津市政府;七七事變爆發,遭日軍飛機野蠻轟炸,夷為平地,解放后辟為金鋼公園。
舊時天津古老的生育習俗“拴娃娃”它的形成與專以求子、保子為主題的天后崇拜有關。現設在天后宮內民俗博物館的民間習俗展室中還陳列著當年的“娃娃大哥”和“娃娃大爺”。